中小創公司因資產減值損失面臨巨額虧損案例頻現
2018-09-07 10:25 金投網
資產減值損失正成為懸在中小創企業之上的利刃。
隨著半年報披露季的落幕,記者注意到,以堅瑞沃能(300116.SZ)、寧波東力(002164.SZ)、上海新陽(300236.SZ)為代表的上市公司,因資產減值損失面臨巨額虧損的案例頻現。而這其中,不僅有商譽高懸的公司,壞賬損失、存貨跌價損失正在成為上市公司業績不振的主因。
高額資產減值損失襲來
記者整理數據發現,今年上半年主板、中小板和創業板凈利增速分別為14.28%、13.57%和8.13%,但同期三大板塊的資產減值損失增速卻分別為-6.41%和75.30%、69.25%。
在主板凈利增速改善受益于資產減值損失的顯著緩解之時,中小創企業卻承受了來自資產減值的壓力。
數據顯示,除ST長生(002680.SZ)外,已披露半年報的1643家中小創企業中,有40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資產減值損失過億,418家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長了100%以上。
剔除掉金融股后,這一態勢更加明顯,今年上半年中小創資產減值損失高達230.92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121.61億元,增長了89.87%,而同期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僅為21.19%和13.27%。
今年上半年資產減值損失最高的莫過于寧波東力,其在2018年中報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擴大到30.88億元,而去年同期僅為455.69萬元。
主要原因在于并購標的年富供應鏈卷入合同詐騙案。今年上半年,年富供應鏈實現營業收入 111.5 億元,扣除資產減值準備后正常經營性虧損0.92億元。
寧波東力在年報中指出“因年富供應鏈法定代表人李文國等人涉嫌合同詐騙罪,年富供應鏈歷年經營虧損,通過財務造假,虛增利潤,虛增資產,基于謹慎性原則,對年富供應鏈商譽全額減值計提17.17億元,對年富供應鏈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共計提13.63億元。” 南方財富網微信號:南方財富網